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 | 好书推荐(四)

发布者:鲁泰纺织学院    发布时间:2022-05-20    浏览次数:30

王学帅-《认知天性》

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,就是要求我们青年会学习、会读书。我推荐的这本书叫《认知天性》,它教给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——如何有效学习。人们常说终身学习,却很少有人真正懂得应该如何学习。我们之所以努力,是因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们的能力;我们所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决定了我们有能力做什么。只有掌握了学习的能力,我们才能参与竞争,才不会落伍出局。

邢雪-《人生海海》

《人生海海》有宽广的时代背景、有尖锐的历史事件,更有传奇的人物经历,故事围绕着一个身上带着很多谜团的上校展开,以村落为演出舞台,讲述了众多村民与上校的人生纠葛,描绘了上校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。书中“人生海海,山山而川,不过尔尔。”一句最令人深思,人生像大海一样起伏不定,走过山川河流,最终发现也不过如此。人生复杂多变,无论是生活,还是命运,都会像潮水起伏不定,在顺风时多些小心,逆风时多些耐心;当无法选择时,与生活握手言和,因为人生海海,好好生活,则最值得。

杨思奇-《恰同学少年》

《恰同学少年》这本书主要以毛泽东等优秀青年的求员工活为主线,让我们感受到那个年代革命先辈的热血的青春,对于知识的渴求,充分展示出了为追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精神,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情怀,改变中国的雄心壮志,正如这句诗: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

张雪婷-《行者无疆》

高中的时候拜读了余秋雨的《千年一叹》,如果说《千年一叹》是对伊斯兰文化的溯源挖掘,那《行者无疆》就是对欧洲文明的丈量考究,如果有一种文明可以和中华文明对话,那只能向西行走,去找寻古典与现代,个人与社会融会贯通的欧洲文明。作为一部游记随笔,它少了一份历史地理典籍的严谨,却因作者浓郁的情感和浪漫的笔锋而不失磅礴厚重,其故事性的讲述和繁美形象的征引譬喻绝不会让阅读过程乏味无趣,反而在细节处引人慨叹,不觉入胜。

张忠情-《乡土中国》

一本书读懂中国社会,我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寒假拿起了《乡土中国》这本书,书籍体量小而精,其内容却无比深刻,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和想要了解中国的人一读,书中费孝通先生用通俗、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,虽说语言通俗、简洁,但是在真正开始读的时候是需要兴趣和耐心来支撑的,即便我对书本的内容充满渴望,但这与阅读文学性书籍还是有很大的不同,其内容的丰富程度使得我在开学之后静下心来才慢慢读完。我们的民族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,我们现在最急于摆脱的“土气”才是我们的独特之处,从基层上看去,中国是乡土性的,中国社会的乡土性、家族性、性别观念等是使得中国这个乡土社会更为安稳的条件。费孝通先生在本书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乡土社会、差序格局家族、礼治等诸多概念,主要内容从文字在乡村的衍生必要性,到道德层面的克己复礼,到差序格局如何产生及稳固,再到统治形式,再到血缘和地缘关系,最后到个人欲望的突破需要,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风貌。本人的才疏学浅限制了此书初次与大家邂逅的美妙,希望大家能够拿起它亲自与其相识。

张紫藤-《一卷大唐的风华》

宋词之美,美在清丽淡雅,婉转多情;唐诗之美,则美在潇洒奔放,端然大气。翻开书页,便宛若打开了一扇古朴厚重的门,大唐盛世的繁华之景,便通过文人墨客笔下一个个故事展现在眼前。处于网络时代的我们,语言贫乏,忘记了我们曾经是一个诗词的国度,在这个浮躁的时代,多读读诗,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内心深处的诗意,去对抗平庸的生活。